第一章之1

2010-01-13 08:22

 

(旁 白:两千年来,没有哪一个朝代,比两宋更苟且。两宋近三百年,没有哪个一人物,比岳飞更伟岸。在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的中华戏台,在大唐风度犹存、北宋军力不振、辽金次第凌虐、南宋君相卖国的现实背景之下,岳飞短暂而光芒四射的一生,便在公元1103年至1141年间,浩浩荡荡展开。)

第 一 章 大宋残山

1

西岳华山,云海茫茫,五峰张开,犹似一朵巨大的莲花。东峰上空,紫气盘旋,霞光万丈。东峰之巅,陈抟侧卧在一块凌崖伸出的岩石上,岩石的苔藓已经爬满他全身,他和岩石似已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。

陈抟悠悠醒转,半坐而起:“童子,童子!”道童从百米外的草庐飘出:“师父你一睡三年,今日终于醒来,不知有何吩咐?”陈抟问:“当今天下,谁做皇帝?”道童说:“姓柴名荣,国号周。”陈抟摇摇头:“没到,没到,我再睡。”

陈抟作势欲睡,道童赶紧抵住他的后背:“勿急,勿急,当今皇帝有一问。”陈抟说:“他和我无缘,所问何事?”道童说:“他问大周国运。”陈抟说:“好块木头,茂盛无赛。若要长久,添重宝盖。”言毕,倒头再睡。

 

道童伴岩石而坐,反复念诵四句话,百思不解。

华山春秋几度,忽遇一个丽日高照、万里无云的日子。道童遥望山麓华阴城,突然发现大“周”旗缓缓降落,大“宋”旗缓缓上升。道童拍手欢笑:“知了,知了:‘木’上添盖,原是‘宋’来。却不知这大宋江山,又能‘长久’几何?”

陈抟似醒非醒,声音却清奇舒缓:“两百有余,三百不足,前后十八帝,一代比一代不如。”道童叫道:“师父你说,当今皇帝,姓甚名谁?”陈抟盘腿而坐,抖落一身尘灰:“姓赵名匡胤,曾和我下三局棋,输掉华山租税。”道童“啊呀”一声:“原来是他?当年他来下棋亭,不过一个江湖浪子。”陈抟说:“他即将从玉泉院经过,你去叫他再来。”道童应一声“是”,转身欲走,陈抟又叫住他:“且慢。你多转告一句:有赵普随行即可,多一人不行。”道童再应一声“是”,雀跃下山。

陈抟叠印、瞑目,口中喃喃自语:“大唐贞观之后,圣王又将再三再四入尘,历尽万般苦楚。倘我道中之人不配合,还待依靠谁个?”言毕,对天默祷,华山万籁俱寂,金光万丈。

 

陈抟睁开眼睛,道童带赵匡胤、赵普二人已到跟前。

赵匡胤施礼道:“又见道长,犹不忘当年你一语双关,道明今日天子。”赵普深施一礼:“得见道长仙颜,委是三生有幸!”陈抟说:“贫道乃闲云野鹤,既不贺黄袍加身,亦不行君臣大礼,更不欲唠叨聒噪。”赵匡胤说:“朕欲长保江山社稷,却别无良策,恳请道长指点。”陈抟目视赵普:“相公既有远虑,何不当面直言?”赵普说:“下官劝陛下许众将以高官厚禄,借机收回兵权,而后以文驭武,崇文抑武。陛下却迟疑难决。”道童说:“好一个‘杯酒释兵权’!然以小童观之,此例一开,他日必为不肖子孙与奸佞小人滥用。”陈抟转向道童:“童子不得妄语,且带相公去草庐。”道童应声“是”,掉头对赵普说一声“请”,赵普便跟过去。

陈抟对赵匡胤说:“陛下是否明白,贫道为何只叫赵普随行?”赵匡胤说:“朕已明白,且已暗下决心。”陈抟说:“明白与否,行与不行,俱在天道循环之内。”赵匡胤说:“朕亦欲与后世子孙立约,‘誓不诛大臣与上书言事人,子孙有违此誓者,必遭天谴。’”陈抟说:“有心如此,必得善报。然而子孙不肖,亦未必保全忠直大臣。故立誓须重,警诫须严。你们下山去罢。”赵匡胤伏首作揖:“谨请道长随朕返朝,受大宋至高爵位,亦好朝夕请教。”

赵匡胤恭立半晌,却不见任何回应。突听得鼾声如雷,抬眼细瞧,陈抟已酣然高卧。

 

赵匡胤转往草庐:“仙童快来!”道童与赵普同出,道童问:“陛下唤我何事?”赵匡胤说:“你看道长模样,几时可以醒来?”道童说:“他这一睡,少则三年,多则三十年,极难预料。”赵普说:“既然如此,陛下须即刻下山。”赵匡胤轻叹一声,轻轻退开,与赵普降阶而去。

道童看他们走远,回头对陈抟大笑:“我想你是假睡,并没入深定。”陈抟一骨碌爬起:“我将从此远游。你想留此修道,或者返俗还乡,自可两便。”道童说:“虽有历代皇帝相请,你都执意不离华山。奈何一个赵匡胤,便使你动得凡心?”陈抟说:“你哪里知道,我是要寻访圣王。他千难万险入尘世,我岂得无动于衷?”

道童惊问:“圣王是谁,竟比天子尊贵,比老祖高深?”陈抟说:“讲来你亦不知。圣王乃万王之王的无上王,不入尘则将天上地下掌管,一入尘则牵动千秋万代渊缘。你作我老祖弟子,倒在其次;倘若将来某日,能作圣王弟子,才是天大幸事。”道童问:“那我何时,能拜圣王门下?”陈抟掐指一算:“辗转轮回数十代,长则千年,短则八百年。”

道童还想追问,陈抟却转眼之间消失。华山空空荡荡,道童惘然若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