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天道左右一切

2010-01-13 06:53

 

3.天道左右一切

司马牛忧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[1]。”子夏曰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[2]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
——《颜渊第十二》

 

【简 注】

[1]亡:通“无”。

[2]四海之内:普天之下。

【意 译】

司马牛忧愁地说:“别人都有兄弟,唯独我没有。”子夏说:“我卜商听说过:‘死生由命运决定,富贵由上天安排。’君子只要做事认真又无差错,对人恭敬又有礼貌,普天之下,便到处都是兄弟,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?”

【理 释】

老子云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自然囊括了宇宙大穹的一切,它是物质的,它却由道来规范。道使天地有则,万物有序,层层层层,各有不同的标准与架构。人是无数层生命中的一层,人也就是道由上而下贯穿下来的一个生命体系。人道决不由人来说了算数,它符合世间的现实,它却是天道在这一层的展现。

孔子少谈天命,天命却由他的学生一语道明。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,大哉斯言!人的生死、贫富与贵贱,使人分出许多等级,体现为许多不同的生存状态。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,所以谚云,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。迷中之人,都想追求长生、巨富与大贵,远离短命、赤贫与卑贱等等不幸。然而,“人生不如意事八九”,很少有人能够称心如意。那么,冥冥之中,终有一只哪样的手,在坚定不移、不偏不倚地左右一切?

答案是道。道均衡一切,安排一切,操纵一切,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人决不可能胜天、胜地,也决不可能为所欲为。天道对人而言,绝对公平,因为它丈量众生的尺度,完全一致。人的积极作为,不在于战天斗地与肆无忌惮,而在求道、识道与行道。人能心想事成者,只有所行尽可能地合乎大道,道就必定以成全。

所以,倘若你想长寿与富贵,你得知道长寿、富贵之道的要义,首在重善积德,正心诚意。即如子夏所言,认真做事而无差错,对人恭敬而有礼貌,也就赢得普天之下的兄弟。

【例 述】

袁了凡当初,即信相士之言,前世罪孽太重,此生难得善终。他一度悲观、失意乃至绝望。但他很快明白,与其担惊受怕、忧戚不已,不如弃恶从善,好生做人。他这样想,他也就这样去做。他不再计较生死,只愿在有生之年,能够于己修心,于人有益。结果则是,他不但长寿无虞,而且将一生心得,总结于《了凡四训》之中,以诫世人。

可以说,他是自己改变了命运,他的努力获得回报,从死劫之中获得新生。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表象。他的努力与一般人众挖空心思的苦苦追求无关。后者是执迷者,为所求而求,只想以外在的力量去获取。前者却发自内心,自觉体认天道,践行天道,一心利人而不利己。正因为前者为私为我,后者无私无我,所以结果泾渭分明:前者或者美梦成空,或者略有所得,无不耗尽身体、心力与根基的一切资源;后者不啻健康、长生、免却多种灾祸,而且在正心、从善之后,真个大彻大悟,进入出世的圣境。

再如白起,战功显赫,却被逼自杀。面对赐死的诏令,他大惑不解:某有何罪,竟致如此?略一思忖,即知仅长平一役,就曾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。他坦然就死,以为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自己罪通于天,实无再生之理。

所以,与其苦心孤诣、不择手段以外求,不如宁静祥和、反观自身以内求。求得不足以克服,求得真知以践行,命运也就逐渐成为你可掌控的命运。